據悉,該“超級貨運公司”將落地上海,但是目前還沒有確定主導方。“鑒于南航的航空貨運能力相對較弱,這一次的主導權將由國航和東航進行角逐。”上述人士稱。但來自三大航的高層均表示,重組一事未下達到公司層面,對此并不知情。
這場凌駕于商業邏輯之上的重組如果得以完成,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構想的“民航超級承運人”將在貨運領域率先實現。而它背后更深層的意義在于,這次重組或為航空公司客運的“超級承運人”提供樣本。
掃除障礙的重組
三大航重組貨運的消息,尚未得到任何高層的官方表態。
本報記者獲悉,早在2009年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State-owned Assets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簡稱“國資委”)就得到了一份報告,希望航空公司結束內耗的局面,讓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簡稱“國航”)、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東航”)、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簡稱“南航”)強強聯合做大貨運市場的份額。“在一次三大航的通氣會上,國資委相關人士第一次詢問了在坐航空公司的態度。”上述知情人士稱。
當時的國航并未明確表態。此后國航董秘黃斌在2010年1暫曾經向本報記者表示,各個企業要根據自己的方針來經營貨運。“畢竟我們與國泰航空早就簽訂了星辰計劃,商定雙方成立合資貨運公司。”
這被解讀成一次微妙的拒絕。但時隔半年,形勢已經得以扭轉。“現在我們的貨航已經有了動作,比如與國泰進行合資,把它們的管理及國外銷售能力的優勢吸引進來,這是第一步。”在民航發展論壇間歇,國航董事長孔棟對本報記者表示:“外界提出的三大航有機會整合(貨運),國航也會積極參與。”
“回顧這半年民航業的變動,國航順利收編了深圳航空,它可能由此與相關部門達成了某種默契,為貨運重組一事投了贊成票。”上述知情人士向記者分析。
針對重組一事,東航董秘羅祝平表示,目前未有任何下達到公司層面的消息,但他同時承認,中國的航空公司在航空貨運方面競爭力薄弱。
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我國共有9家全貨運航空公司,70架全貨機。在中國,航空貨運業務的中堅力量就是公眾所熟知的各大航空公司,如國航旗下擁有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Air China Cargo Co.Ltd.,簡稱“國貨航”),東航旗下成立了中國貨運航空有限公司(China Cargo Airlines Ltd.,簡稱“中貨航”),南航則設立了貨運部。
但在國際貨運市場中,中國本土航空公司的市場份額在2000年尚有44%,2007年則跌至18%。“中國的貨運航空公司有被邊緣化的危險。”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如此評價。在航空業浸淫了二十余年的專家劉功仕,則將這種現狀形容為“懸崖邊的舞蹈”。
兩大巨頭的PK
改變已經迫在眉睫。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三大航貨運重組的事情一直是東航在積極推動。但對此說法,羅祝平表示“不知情”。
一位來自東航的匿名高管告訴記者,東航的貨運可謂“一片混亂”。“此前東航自己旗下的中貨航就一直虧損,并購了上海航空以后,上航旗下的上貨航也被我們收編,再加上上海航空和新加坡航空合資的長城貨運公司,三家貨運公司如何整合一直是我們頭疼的事情。”
現在,一個更宏偉的方案已然出現,不但將東航旗下三家航空貨運公司實現整合,更有望將國航旗下的國貨航和南航旗下的貨運部收編,形成中國航空貨運業一個不折不扣的“超級承運人”。
“2009年民航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航空貨運發展的政策措施》,就鼓勵航空貨運企業進行并購重組。”上述知情人士稱,貨運重組是“大勢而為”。目前有消息顯示,該合資貨運公司將在上海落定。
“上海市場占據全中國近2/3的貨運量。”黃斌曾對記者表示,在航空貨運市場所有的戰略高地中,上海市場無疑最為重要。
但最重要的問題將是由誰來主導重組的問題。“東航大本營就在上海,自然希望取得合資貨運公司的主導權;但國航的貨運實力一直很強,肯定也會角逐話語權。”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對此,孔棟承認國航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否主導)不好說”。
落地運營的懸疑
一個襁褓中的貨運超級承運人,已經給予業內無限遐想。
“一般而言,股東過多會導致組建合資公司的事情過于復雜。”上述知情人士稱,國航旗下國貨航的血液早已被清洗干凈,國航以15億元左右的價格購回了國貨航全部股份;現在的問題集中在東航和南航身上:目前東航旗下的中貨航由東方航空和中遠集團分別持股70%和30%,而南航的貨運業務一直以貨運部的形式進行運營,資產重組時必定面臨著復雜的剝離程序。
更值得商榷的問題在于,重組后機隊規模的混亂和營銷能力的差異,恐怕會削弱貨運超級承運人的實力。
“南航主要依靠波音777和波音747貨機在飛,而東航則有老化的MD11、空客330和波音747貨機,三方如果重組,從機隊方面來說是一個大雜燴。”一位持反對意見的專家表示,這顯然不利于航空公司降低成本。
但業內不乏支持的聲音。“中國要打造民航強國,就必須要有與之匹配的競爭力。國家通過貨運重組,一方面可以避免內耗,一方面可以通過規模效應增強競爭力。”來自南航集團總部的人士告訴記者,南航很歡迎這種重組的可能。
此次貨運重組背后的意義不可小覷,因為中國民航業“二次重組”的呼聲不絕于耳。“民航局希望通過摸索和實踐,走出一條打造‘超級承運人’的道。”上述知情人士稱,從這個角度看貨運重組也許只是一個篇章——“真正的重組大戲尚未開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