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獲悉,西飛國際正試圖與安徽聯華實業共同組建安徽航空——與此前“更加專注民機和航空制造”的表態相比,這項跨業擴張的舉動多少有些困惑性,尤其是在航空制造企業參股航空運輸企業合法性仍存爭議的情況下。
西飛國際人士對本報稱,對此事目前尚不清楚。
剝離與整合
4月28日,長安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全部股權。
此前,長安期貨被西飛集團和下屬的西飛鋁業全資持有。長安期貨是陜西成立最早的期貨公司,并在今年2月正式成為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交易會員,掛牌前最新賬面凈資產值為3073.92萬元,總評估值4228.18萬元,原股東已放棄優先購買權。
西飛集團人士對本報稱,轉讓是在中航總公司的要求下進行的,“類似于央企剝離地產資產的思路,一部分企業將金融資產做大做強,一部分企業加速剝離。”
2008年,證監會曾出臺期貨公司“一參一控”相關規定,而目前,中航系旗下控股和參股的期貨公司除長安期貨外,還有位于深圳的中航期貨、東莞的江南期貨。
據悉,目前獲得中金所交易會員資質的有48家期貨公司,而券商有100多家。股指期貨剛剛推出的當下,上月中旬剛摘牌的五礦海勤期貨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項目爆出近7000萬元的溢價,市場普遍認為,長安期貨將有望獲得不錯的溢價。
據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已有多家陜西當地大型國企希望獲得這部分股權,而長安期貨亦希望能留在當地,“可能性比較大的是陜西煤化,5月底將會有結果”。
陜西煤化是陜西第二大國企,旗下擁有上市公司ST建機,并控股開源證券,同時還是長安銀行的大股東。如順利接手這部分股權,將有望進軍金融全牌照領域。
西飛集團剝離資產的同時,其并購的首家海外航空制造企業奧地利FACC公司業務持續穩定增長,獲得美國西雅圖與波音合作伙伴公司交付波音737NG和波音757飛機翼梢小翼簽定框架金額為3億美元的續約合同,產品交付預計會持續到2019年。
這標志著這起半年前海外并購平穩度過“磨合期”。
公開資料顯示,FACC公司是空中客車公司(Airbus S.A.S.)多型飛機復合材料制件的一級供應商,是波音多型飛機復合材料制件的二級供應商,公司為波音、空客、龐巴迪、阿萊尼亞、歐直、沃特、薩博、中國商飛等許多航空工業重要客戶生產飛機復合材料結構件和內飾件。
2009年12月3日,西飛集團與FACC公司原股東在維也納舉行了股權交割儀式,FACC公司成為中航工業收購的首家海外航空制造企業。收購由西飛集團和香港AIGL投資基金共同投資的香港未來投資有限公司實施,隨后,西飛方面向FACC公司增資4000萬歐元,并提供其他資金支持。
跨業擴張?
4月8日,西飛國際副總經理剛邵華帶著一架MA60飛機模型來到西洽會的合肥市投資環境說明會,據稱,他此行的目的是與安徽聯華公司簽約合作籌建航空公司——安徽航空。
據稱,航空公司將由西飛國際和安徽聯華共同參股,使用MA60/MA600(新舟60//新舟600)飛機開拓支線航空市場,擬注冊資本2億元,并在10年內計劃引進50架MA60/MA600飛機。
安徽聯華一位人士對本報說,簽約的是框架合作協議,并非正式合同,航空公司還處于籌建中,目前未有進一步的消息。
西飛集團人士默認了該項目的存在,他說,該項目由上市公司西飛國際負責,大股東對此并不清楚。
若合作能順利進行,這將意味著國內的航空制造企業進軍航空運輸領域表現出空前的積極性——1月下旬,國產大飛機制造商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Ltd.,簡稱“中國商飛”)以48%的持股比例占據大股東地位的成都航空有限公司(Chengdu Airlines Co., Ltd.,簡稱“成都航空”)已掛牌成立。隨后,成都航空與中國商飛簽訂了訂購30架ARJ21-700型飛機的訂單,購機金額達到60億元。
而2008年成立的幸福航空有限責任公司(China Joy Air Co., Ltd.,簡稱“幸福航空”),也由當時的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現已并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與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東航”)共同投資組建,并在成立之初也采用中航一集團自行研制生產的渦槳支線飛機——新舟60為主力機型。
業內相關人士卻對其合法性產生爭議。依據2004年頒布的《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規定》中“不允許與航空運輸企業有直接管理關系、影響航空運輸市場公平競爭的機構,單獨設立或違規參股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的相關規定,ARJ21項目前副總設計師周濟生曾質疑,中國商飛參股成都航空涉嫌違規。
但也有學者稱,規定的爭議是政策問題,而非法律問題。而目前來看,中國商飛參股成都航空中存在的違規爭議也同樣存在于目前的西飛進軍支線航空業的意向當中。
而這項跨業擴張與此前西飛的整合思路亦多少有些出入,今年年初,西飛集團總裁孟祥凱公開稱,“在積極實施并購的同時,我們還要繼續賣掉西飛集團一些與主業關聯度不大的企業。西飛集團將更加專業化,更加專注民機和航空制造相關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