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國內遛馬還是國際放馬?
因為首都航空是首家與北京市聯姻的航空運輸企業,業界普遍認為其會在各方面得到北京市的支持,因而會對北京航空運輸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市場研究部部長朱慶宇告訴記者,不管首都航空將來以哪一種定位來進行發展,在其之前運營相關航線的其他各航空公司都會受到影響。他表示,航空運輸產品與實物產品不同,只要有兩三家在做同一個市場,那么這塊市場就是完全競爭的。
目前,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簡稱“國航”)已投入150架飛機打造北京樞紐;而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簡稱“南航”)、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東航”)也都把北京當做自己的一個重要樞紐來打造,南航2003年即已在北京設立分公司,東航的北京分公司雖從去年7月才執管飛機,但到去年年底投放到北京市場的運力就達到了30架。
海航集團有限公司(HNA Group,簡稱“海航集團”)相關人士表示,北京是中國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場,也是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城市,首都航空的成立不僅能夠向北京市場輸送更多的客源,也更加便利北京市民外出旅行,勢必增強北京旅游市場的活力。同時首都航空的名片效應對北京旅游的潛在促進作用更是難以估量。
朱慶宇也特別看好北京的旅游市場,“只要國家的經濟保持穩定的發展狀況,旅游市場的前景就很大——不管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都會增加很大。金鹿航空以前是跟海航的旅行社綁在一起,而現在又多了個首旅集團,可以深度挖掘首都航空的潛在市場。”
但他認為,首都航空不太可能走國際化路線,畢竟其定位還是一個地方航空公司,但“可以用海航來飛國際航線,用首都航空來做它的國內銜接”。
發展:五馬加鞭還是一馬當先?
“我們的經營范圍是公務機、旅游包機,還有直升機、醫療救護機、航空器代管這5項。”4月29日,首都航空股東、首旅集團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首都航空的經營范圍與金鹿航空有限公司(Deer Air Co. Ltd.,簡稱“金鹿航空”)一樣。
由于從1995年金鹿公務航空有限公司(Deer Jet,簡稱“金鹿公務航空”)成立開始就從事公務機業務,2006轉制為公共航空運輸企業后又大力開展旅游包機業務,首都航空繼承的遺產以這兩塊最為豐厚:首都航空現有自有公務機23架。而其旅游包機業務自2006年開展以來,已先后開通商務旅游航線120余條。執飛這些航線的25架空中客車A319飛機,平均機齡只有1.93年,為國內最年輕的機隊。
據了解,未來幾年,首都航空還將陸續引進飛機30架,全力打造以北京、廣州為中心的商務航線網絡以及串聯中南、西南、西北地區各旅游集散地城市的旅游航線網絡。金鹿航空執行總裁張逵接受采訪時表示,到今年年底,交給該公司托管的私人飛機就將超過10架。加上自己購買的飛機,公務機的總數將達35架。
相比之下,直升機和醫療救護這兩塊要默默無聞得多,但前述受訪的首旅人士說,他們很看好這兩塊市場的前景。
海航集團相關人士也表示,北京當下正積極爭取把以自身為中心的京津冀都市圈打造成為世界最具活力的都市圈,而從紐約、倫敦等世界城市及其城市圈的經驗來看,通用航空在服務城市交通、救援和其他服務功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海航旅業集團總裁馬國華透露,首都航空未來將建立亞洲最大的直升機隊,成立第一家城市直升機救援隊伍,增加定期航班,并將在直升機服務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城市救援、醫療服務等方面開展更多業務。這意味著北京將成為第一個建立直升機隊的城市。
照此看來,首都航空對自己的五大經營范圍,選擇的是“一個也不能少”。
前景:馬到成功尚需明晰戰略
首都航空不是第一個航空公司牽手地方政府的案例。自去年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Shenzhen Airlines Ltd.,簡稱“深航”)與昆明市政府聯手打造昆明航空有限公司(Kunming Airlines Ltd.,簡稱“昆航”)以來,天津航空有限責任公司(Tianjin Airlines Ltd.,簡稱“天津航空”)、成都航空有限公司(Chengdu Airlines Co., Ltd.,簡稱“成都航空”)、河南航空相繼出爐,而今年宣布要擁有自己航空公司的除北京外,還有西藏、河北等地。但考慮到首都航空所處的特殊市場,若其運作成功,或將引發國內其他地方效仿。
朱慶宇介紹說,當前國內航空公司在地方拓展有兩種模式,一個是以海航為代表的,通過在旗下設立多個品牌的航空公司,各航空公司經營各自的市場,還可以由自己量身打造相應的產品,同時要確保都服從集團的總體戰略;另一個是被大多數航空公司當下采用的,即新設地方分公司的形式。
“從總公司的角度,設立地方分公司的做法有利于總部集中調配,這是它有利的一面;但從占領市場靈活性的角度,有的分公司不妨考慮換個名稱,提高其獨立性。”
在朱慶宇看來,國內的航空公司在參與國際競爭時要用集團戰略,而在國內市場,航空公司不是要“打仗”,而是要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同時為參與國際競爭提供航線網絡支撐。
當然,朱慶宇也指出,海航要想發展好首都航空,還要解決好內部同質化競爭的問題,畢竟現在海南航空及其旗下的大新華航空有限公司(Grand China Air Co. Ltd.,簡稱“大新華航空”)等都在北京市場有所布局,首都航空是新開航線,還是由海航內部調配,或是對其未來發展的一個考驗。
而這也許已經都在海航的考慮之內。2009年年底,海航集團把2010年定義為海航的戰略轉型年,金鹿航空也借此次更名,確立了打造成為一個文化產業航空公司的定位。其下一步的工作包括產品創新、市場模式創新、管理理念創新、工作流程創新,以實現其品牌服務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