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民航空管工程技術研究所在成都正式成立。
民航資源網2010年8月2日消息:7月28日,民航空管工程技術研究所在成都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我國民航空管建設和發展將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也標志著空管工程技術研究進一步向集約化、專業化、規范化發展。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夏興華副局長出席儀式并揭牌。
近年來,民航高速發展給空管帶來了嚴峻挑戰。實現系統資源有效整合和優化配置,保證設備、設施充分發揮效能,加強空管新技術的研究與運用,提高空管系統安全水平和保障能力勢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民航空管工程技術研究所應運而生。它的誕生對于空管系統,踐行“持續安全”理念,特別是加強“五個體系”中新技術運用體系的建設,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將會起到巨大作用,也將為民航空管系統技術規范標準完善、設備測試認證、工程技術研發等各個環節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
民航空管工程技術研究所在中國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的民航空管新技術應用重點實驗室、科研開發中心和空管科技發展公司三個部門的基礎上組建。目前,共擁有100多名專職技術人員,其中包括多位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人員及歸國專家,并已購置了價值上千萬元的大批專業儀器和設備,在課題研發、工程實施、系統測試、標準編制、技術支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備了承擔空管工程技術應用研究任務的基礎和能力。
夏興華副局長一行還參觀了民航二所的科技成果展,聽取了專題匯報。在掛牌儀式上,夏興華副局長對民航二所提出四點要求:第一,要準確定位,明確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要加強探索研究的力度,集中優勢,形成品牌,在民航工程技術上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水平。第二,加強科技創新,提升科技產品升級換代。目前,二所已擁有一系列的拳頭產品,要不斷完善、鞏固,提高層次和品牌質量。對于正在研發的新產品,要按照國際標準搞研發,提高產品的起點。第三,加快培養科研人才,建立高科技人才隊伍。要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養、管理制度,促進人才隊伍的不斷發展與壯大,形成一支強而有力的高科技人才隊伍。使人才“留在二所,心在二所,干在二所”。第四,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進程,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采取多種方式籌集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