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雷雨季節,“看天”飛行的民航業遭受了一定影響,不少航班延誤,飛行的正常鏈條和環節經常被打亂,民航安全面臨著比平時大的風險考驗。乘坐飛機出行安全嗎?這是廣大公眾熱切關心的問題。
自2003年以來,民航沒有發生運輸飛行事故和空防事故,已連續安全飛行6年多,全行業累計實現運輸安全飛行突破了2070萬小時,創造了歷史上最好的安全記錄,居國際前列。
近年來,民航注重完善安全責任考核制度,從安全主體責任上落實領導干部的安全領導責任和員工的安全崗位責任,與一些航空公司、機場、監管局簽訂安全績效管理協議,推動安全責任的落實;加大安全督查力度,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一些重大隱患得到治理。一系列措施的實施,才換來了民航的安全運營。
在創造新成績的同時,民航安全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上半年民航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同比增長超過30%,旅客運輸量同比增長超過17%,貨郵運輸量同比增長則超過了38%。如此高速的生產增長,給安全帶來了一定壓力。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局長李家祥說,民航空管、機務人員常常處于滿負荷工作狀態。
在中國民航創造新的安全記錄的同時,近些年來全球各地的空難卻時有發生,世界民航安全形勢比較嚴峻。今年上半年,全球已發生多起空難,慘烈的畫面刺激著人們的神經。這其中既有機械原因,也有天氣原因。而在天氣原因中,又數雷雨天對民航安全造成的影響最大。
雷雨天必造成大量航班不能正點起飛,延誤現象嚴重。此時,旅客急于成行的焦躁,航空公司力圖盡快疏散旅客的焦躁,老的航班鏈條被打斷后重新編排航班起降的壓力等,都給民航安全帶來嚴峻考驗。
李家祥在日前召開的民航年中工作會上分析了民航安全形勢后,再敲安全警鐘。他要求全國民航系統務必保持清醒頭腦,要力戒急躁,防止麻痹思想;力戒盲目樂觀,防止心中無數;力戒管理不嚴,防止松懈。
要保留一定的安全裕度,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發展、安全與效益的關系。面對惡劣的雷雨天氣,面對航班延誤造成的經濟損失,面對旅客的焦躁,尤其需要把確保安全放在第一位,追求建立在安全基礎上的效益和旅客的順利出行。
眼下,雷雨天對民航安全是一個“大考”,如何確保順利度過,關鍵要在“嚴”管上下工夫。要進一步完善行政處罰規章及標準,提高一線監察員的執法水平;深入開展安全管理體系審核,開展自查安全隱患工作。空管單位要重點檢查管制人員雙崗制落實情況、設施設備完好及備份情況。機場要重點檢查不停航施工管理、機坪運行秩序管理等重要環節。
其次,要大力推廣應用新技術,來降低雷雨天對民航安全和運營的影響。進一步完善航行新技術應用方案,繼續落實精密導航技術,大力推廣區域導航、所需性能導航技術、飛機平視儀技術和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等技術,提高民航安全的技術保障能力。
安全,對廣大旅客生命和民航業的發展是第一重要的。雷雨天“大考”民航安全,公眾期望著,中國民航業能交出滿分的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