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資源網2010年7月15日消息:京滬專家組昨來杭調查蕭山機場不明飛行物事件,兩位年過六旬的專家,拿著打印好的早報報道,暴雨下奔波一天,專注之情讓人敬佩——
沒拿到有用資料,但考察是必須的
昨天(14日)上午10點半,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簡稱“蕭山機場”)航班到達大廳,十幾路記者嚴陣以待,大家緊盯著大屏幕上的航班滾動信息。
“是不是有大明星要來?唱歌的還是演電影的?”有接機的人湊過來打聽。記者們笑而不答。
7月7日晚,蕭山機場上空發現了不明飛行物(本報有連續報道),在有關部門遲遲沒有給出結論下,來自北京、上海的5名UFO專家昨天抵達杭州,希望通過搜集第一手資料,解開“不明飛行物”之謎,不過,昨天5位專家的收獲并不大。
11點40分
蕭山機場到達大廳
“已經很久沒有像這樣組團考察UFO事件了”
這次來的5位UFO專家,由兩路合成。一路由北京UFO研究會秘書長周小強帶隊,另一路由上海UFO探索研究中心理事長吳嘉祿帶隊。周小強62歲,吳嘉祿68歲,兩隊在蕭山機場碰頭。
這次,周小強除了拿來了北京市科協的調查介紹信外,還特地帶著一份資料——他把早報的報道都打印出來,紅字標明了一些有關不明飛行物出現時的描述。
“已經很久沒有像這樣,組團到現場考察UFO事件了。”北京UFO研究會理事章云華感慨地說,“這次蕭山機場的不明飛行物事件,關注度很大。不僅因為它造成機場禁飛,而且媒體報道也有很多矛盾的地方,這更加激發了我們的興趣,所以決定來一趟。”吳嘉祿說。
13點46分
民航浙江空管分局
當時雷達的確沒掃到不明飛行物
中午,5位專家利用吃飯間隙,邊吃邊探討這次不明飛行物事件。
下午1點左右,一場暴雨突襲蕭山機場。專家們趕到蕭山機場辦公大樓。可不湊巧,機場相關負責人不在。于是,專家們臨時決定,前往中國民用航空浙江空管分局(簡稱“浙江空管分局”)碰碰運氣。
因為沒有預約,周小強等人最開始也被擋在大門外。不過,經過一番溝通后,浙江空管分局一位自稱安保負責人接待了周小強。
而在場記者只能在外等候。約20分鐘后,周小強出來了。
“這位負責人不愿意透露姓名,他說這個事件還在調查,目前還沒結論,也沒有什么資料可以提供的。”不過,周小強說,還是有點小收獲。“這位負責人證實,當時的確是機組人員先看到發光體的,雷達并沒有探測到不明飛行物。”
在民航浙江空管分局沒能得到更多信息,下午2點20分,周小強等人又趕往機場辦公大樓。這次,他們碰上了機場相關負責人。在那里,周小強等專家和相關人員一起開了一個簡單的座談會。
“這次UFO事件,你們怎么看?”“有沒有進行過調查?”“你們知道哪些情況?”“手頭上有沒有相關資料?”周小強把一連串問題拋給對方。
因為機場管理部門主要負責機場的地面區域,除了講述當時不明飛行物對機場航班造成的影響,并不能給出有關不明飛行物的資料。座談會開了近半小時。
機場管理部門建議,專家們還可以到中國民用航空浙江安全監管局(簡稱“浙江監管局”)去了解情況。
16點50分
民航浙江安全監管局
困難比我們預料的要大
從蕭山機場到杭州市區,一路暴雨,周小強一行匆匆趕到民航浙江安全監管局。
當時,他們先后聯絡了三個處室,得到的答復都差不多:“事件還在調查,沒有資料可能提供。現在主要是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管理局在調查。”
“困難我們已經預料到了,但沒想到這么困難。”周小強連連感嘆。
17點30分,天色漸晚,大雨依舊。5位專家決定:直奔上海,“這樣明天一早,就能拜訪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
“這次在杭州的時間非常短,但我們還是了解到了一些情況,比如當時雷達并沒探測到不明飛行物,部分電視臺上播放的不明飛行物畫面也不真實。”周小強說,這次在杭州并沒拿到可以分析的原始資料。
“其實,并不是我們每一次調查,都能拿到有用的資料,但考察卻是必須的,起碼能排除掉一些干擾的信息,這樣就越接近真相。”說完,周小強和吳嘉祿匆匆離開,望著兩位老人滿頭白發,以及被雨水打濕的背影,我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專注和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