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熱的7月,是每年機票行業的銷售旺季,但今年機票代理們卻神色黯淡。
機票代理商張強(化名)最近有些忙,約了好幾次,終于答應見面,但到了他們公司,卻已有人捷足先登,聊的話題正是最近最為熱門的代理傭金下調和清理“外掛”代理的事。
如此熱門的原因在于,一周前,多家機票代理商相繼收到了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TravelSky Technology Limited,簡稱“中航信”)發出的一份通知,通知稱近期將對外掛第三方平臺做停機處理,且不予任何理由恢復。而此前,航空公司也正在推行計劃取消機票代理“傭金”,這一系列的政策讓代理商們在行業旺季感受到了沁心的涼意。
“機票代理市場很大,且混亂,而云南機票代理市場又尤為活躍。”這是整個機票代理行業的共識。作為正規的票代,從2005年就涉足機票代理的張強已顯得很老練,不僅在機票代理行業中賺到了錢,并且對于機票代理行業的發展態勢早有預測,盡管在下調代理傭金中沒能幸免,但清理“外掛”卻沒有波及他們,在他看來,清理外掛或許對于他們而言是好事。
屋漏偏逢連夜雨業界措手不及
機票代理傭金的下調,在張強看來是大勢所趨,也沒有引起行業內太大的聲討風潮,盡管對機票代理商而言是最直接的打擊。但接踵而來的中航信清理“外掛”一事,卻讓很多機票代理商感覺到了些許“涼意”。
3個月,足以讓航空公司觀望出中國市場的底線。繼法航-荷航集團(Air France-KLM,簡稱“法-荷航”)4月1日在中國推出“代理零傭金”制度之后,亞洲航線的第二大巨頭德國漢莎航空公司(Deutsche Lufthansa AG)也宣布,8月1日將把機票代理費從3%下調至1%,一同執行該決定的還有被漢莎控股的瑞士航空公司。在這之后,國內的多家航空公司也相繼跟進,從7月1日開始,下調了機票代理的傭金,從之前的3%+ⅹ下調為3%,甚至低于3%。
“機票代理傭金的下調對于各個機票代理商的沖擊是直接和巨大的,傭金的下調意味著我們的利潤空間縮小了,也讓機票代理們的生存空間變得更狹窄了。”張強表示,不僅如此,中國的機票代理商勢必面臨轉型,依靠其他附加增值業務來獲取利潤,如為旅客提供訂房、租車、簽證等服務。
而這只是前奏,在一周前中航信下發的相關通知更是讓機票代理們有些措手不及。通知稱,由于“近期民航總局發現全國民航銷售市場混亂,為規范民航銷售市場,保障正規代理利益,保障中國航線計算機分銷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根據中國航信相關規定對“外掛”機票代理及第三方平臺進行清理,且不予任何理由恢復。
據了解,國內大多數航空公司的機票銷售方式主要分為三種,中航信分銷代理渠道、攜程等電子商務平臺,以及航空公司直銷。而中航信是民航業內唯一的數據提供商,它提供了全國除春秋航空之外所有航空公司訂座系統,擁有全國唯一的民航分銷系統。而票代公司都是借助中航信的平臺開展業務,中小票代每日交易量約2億-3億元,占每日機票銷售的一半。如果此次中航信的清理“外掛”成功,云南將近3000多家代理商將會受此波及。
“屋漏還下連天雨”或許用在現在的機票代理行業正恰好,“盡管我們的利潤已經減少了很多,但在中航信的清理‘外掛’政策下,我們的生存空間很小了,但還是沒倒下,因為我們相信在機票銷售旺季過后,還是會有春天的。”一小機票代理商小胡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