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30日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China Travelsky Holding Company,簡稱“中航信”)下發通知清理“外掛”第三方機票交易網站以來,半個月過去了,并沒有出現200多家“外掛”第三方網站消亡、近10萬家小機票代理商被掃地出門的情景。在此期間,機票銷售網站代表與中航信已在北京展開了兩次會談。據網易財經了解,大多數“外掛”代理商目前并沒有遭受停機,而只有交易量靠前的不到10家機票交易網站共400多個配置被停。
中航信是國內唯一的民航信息查詢平臺,為國資委下屬國企。2001年2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碼為0696.HK。2008年7月,中航信以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完成主營業務和資產重組并在香港成功整體上市。公司現在注冊資本為15億元人民幣,資產總額為73億元人民幣。現有員工近4000人,總部設在北京。
中航信是幾乎所有國內航空公司的航班、時刻、座位空缺信息的唯一出口。目前各級機票代理商、機票交易查詢網站,包括航空公司要查詢航班、座位信息都需安裝中航信提供的終端,每月繳費800元可以查詢13萬條信息。
而此次遭遇“封殺”的機票交易網站類似于淘寶,是一個B2B的機票批發平臺,各級代理商可以將自己拿到的票、折扣放到上面買賣。這類網站比較大的有今日天下通、51book、517na、百拓、票盟、嘉信通等。
劉大慶認為,中航信原本主業為信息查詢,但近幾年也開發了一套交易平臺涉足電子商務,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他們和中航信變成了競爭對手,這也是被封殺的主要原因。
未能徹底封殺
劉大慶(化名)是交易量排名前三的一家機票銷售網站創始人兼總經理。他這樣描述昨天(14日)和中航信方面的會見:談笑風生,封殺依舊。
據劉大慶估計,這半個月來,停機事件基本都發生在前10家比較大的交易平臺,總共約有400多個配置被停,損失交易量平均每天為3000-4000萬元人民幣,半個月累計減少5億元交易。但劉大慶表示:“代理商在我們網站上不能交易了,就會轉到其他小一些、沒有被封殺的網站上去,這5億元交易不會憑空消失,只是轉移了。”
劉大慶說,從幾家交易網站負責人和中航信的兩次(5日和14日)會面中,他感覺中航信的態度有所轉變。“起初中航信希望能通過停機將所有交易網站掃地出門,但現在的情況是,他們的人力、時間和技術都不足以在短時間內停止所有外掛配置,按下葫蘆浮起瓢,交易從這家流到另一家,中航信基本沒有達到預期目的。”
而事實上是,幾家大網站也不能被完全封死,大家在想盡辦法做“技術對抗”:技術隱藏,讓中航信查不到;一面遭停機,一面又從別的合資質代理那里買配置繼續營業。對這一點,中航信則采取了相應措施,即到9月1日之前,不再受理新的配置申請。
“中航信為我們設了一個死胡同,一方面查清我們的配置停機,一方面不再向外界發放新的配置,中航信‘圍剿’的期限就是7月1日至9月1日這兩個月。”劉大慶表示。
黑代理沒有受到影響
6月30日,中航信的分支機構——上海華東凱亞系統集成有限公司代理人業務部發給代理人一封通知,稱“為規范民航銷售市場”,要對擅自接入中航信分銷系統的外掛第三方平臺設備做停機處理,不予任何理由恢復,并提醒代理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配置。
中航信提供的每月收800元的終端,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復制成多個使用,類似于盜版軟件。而事實上,很多是合資質的代理人將自己的終端復制,便宜(低于800元)出售給黑代理,這也是中航信要“提醒代理商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配置”的原因。
機票交易網站與中航信關系圖
對于此舉,中航信的解釋是為了整頓現在黑代理叢生的民航售票市場,維護旅客的權益。一些合資質的機票代理商也向網易財經表示,一張桌子、一部電話就能賣機票的黑代理,不需要注冊資本,沒有工商注冊,沒有國際航協(IATA)的機票代理資質,就能和他們一起競爭,如果封殺這些黑代理也是大快人心。而據統計,目前國內有資質的代理商約為5000家,而黑代理的數字無法統計,可能超過10萬家。
但事實上,封殺令出來后的半個月,網易財經接觸多家代理商,無論是有資質的還是沒有資質的,均表示沒有遭遇或者聽說終端被停機。
這半個月來,中航信究竟停機了多少“擅自接入”的終端,是否影響到大街小巷眾多代理商?網易財經聯系中航信GDS(機票分銷)部門副總經理金勇,但截至發稿前,對方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中航信內部一位人士對網易財經表示,GDS業務部現在壓力很大,有來自業務本身發展的壓力,而這次和交易平臺短兵相接最終結果能否有利于中航信,都還很難說。
沸沸揚揚的“封殺”事件以何做結?劉大慶對網易財經坦言:“就是閃電戰變成持久戰。電子商務模式是大勢所趨,很難閃電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