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7)日,金沙講壇“科技月”活動迎來了第4場講座,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Ltd.,簡稱“中國商飛”)總經理助理、成都航空有限公司(Chengdu Airlines Co., Ltd.,簡稱“成都航空”)董事長王文斌受邀做了題為《國產民機的自主創新之路》。他透露,我國首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RJ21新支線飛機將于明年內交付其首家用戶——成都航空使用,到2015年底,成都航空機隊規模將達到40架。
王文斌介紹,C919研制工作目前正加緊推進,預計2014年首飛、2016年交付用戶。在研制過程中,它還有一段難忘的“成都情緣”:C919飛機的機頭工程樣機由成飛公司生產,并于2009年12月交付;不久前的2010年6月26日,中國商飛公司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美國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在成都簽署了C919大型客機通信和導航系統合作意向書,國產大飛機的“眼”和“耳”已確定由成都研制。
王文斌還向成都市民透露了成都航空近期的機隊規劃:到2015年底,公司機隊規模將達到40架,除10架空中客車A320系列飛機外,30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RJ21新支線飛機也將成為成都航空的主力機型。
ARJ21新支線飛機是我國“十五”規劃的重大高科技項目,是中國第一次完全自主設計并制造的支線客機。王文斌介紹,現在ARJ21的訂單數已累計達240架,用戶包括山東航空、廈門航空、美國通用、成都航空等,成都航空被確定為ARJ21的首家用戶。“ARJ21項目目前順利通過了大側風試驗、高寒試驗,圓滿完成了2.5G俯仰極限載荷試驗,4架試飛飛機已累計飛行600余小時。”王文斌透露,明年內,最早的兩架批量生產的ARJ21新支線飛機就將交付給成都航空,這也意味著首批ARJ21客機明年將從成都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