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擴容 新建4個停機位
“我們將綿陽機場定位于服務川西北地區,集公務、商務、旅游和物流為一體的次干線綜合機場。航線結構和發展方向就以北京、上海、廣州三大樞紐和跨省際次干線為主。”昨日,綿陽民航管理局局長馮建華介紹,通過逐步形成綿陽機場較為完善的航線網絡布局,改善綿陽及周邊地區的航空通達性,縮短與全國經濟發達地區、沿海開放城市和主要省會城市的時空距離,實現綿陽與全國重要城市2-3小時的航空通達,滿足80%以上往返本地區航空旅客的出行需求。
“我們已經預留了400畝業務建設用地,等待第一家基地航空公司入駐。”據介紹,綿陽機場將于近期分階段實施必要的改擴建和設施設備的完善。現在2400米長的機場跑道將延伸至2800米,同時擴建滑行道、聯絡道,以滿足更大機型的起降要求和提高高峰時段飛機的起降架次。在改擴建的同時,綿陽機場還將新建4個停機位,滿足基地航空公司飛機駐站維修的停放需要。在此基礎上,綿陽機場還將新建機場貨運倉儲設施、新增服務設施和特種專用設備。
5年之后 實現運營航線16條
馮建華表示,近期目標是把綿陽機場發展建設成為“川西北航空樞紐”。“在未來2-3年內,我們將努力加密已有的北京、上海航線至每天三班;加密廣州航線至每天2班;穩定至深圳、西安、三亞、杭州、武漢、長沙航線。”馮建華說,“在此基礎上,開通至沈陽、濟南、石家莊、鄭州等援建省會城市航線和昆明、九寨溝、烏魯木齊、蘭州、銀川、廈門、麗江、拉薩等重要城市航線。發展經停與中轉聯程,覆蓋其他重要城市。”
據介紹,綿陽機場在實現近期的目標后,將在2015年,實現運營航線16條,力爭開放一類航空口岸,實現年起降航班10800架次,客流量12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萬噸,把機場建設成為“四川第二門戶機場”。
“到2020年,我們將主要開發直達航線,加密航線網絡和航班密度,實現運營航線30條,開通30-40個站點,實現客流量200萬人次以上。把機場建設成為國內中型機場。”馮建華表示,在為這些目標努力的同時,他們將改善機場地面交通環境,規劃機場與綿陽城市外環高速公路和其他高速公路的有機連接,建設連接機場與火車客運站的直通快速通道,實現空地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