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北京人所偉,在拿到烏克蘭哈爾科夫國立技術大學工業生物技術專業的碩士學位后回國。但他并沒急著找工作,而是和幾個朋友合伙開了一家公司,從事生物科技方面的研究。短短兩個月,他們便和國內幾家大公司簽下了訂單合同。所偉說,他的創業意識和能力都是在烏克蘭留學生活中獲得的。
中國青年報: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烏克蘭是個比較陌生的國家。你怎么想到去那兒留學?
所偉:我選擇烏克蘭,一是這個國家生活費用不高,比北京低;二是我想出去開開眼界,學著獨立生活。我有個感覺,人們生活富裕了,留學的人越來越多。中國人已經不像過去那樣盲目崇拜“海歸”了。在烏克蘭的生活讓我漸漸明白,留學的含金量取決于自身的努力,以及你是否想清楚出去的目的是什么。
中國青年報:我很好奇,在烏克蘭的什么經歷讓你有了這樣的認識?
所偉:烏克蘭高等教育非常重視實踐,你從他們的優勢學科就能感覺出來,比如水下焊接、機械制造和維修等。很多單位招人也不看重文憑,而是更在意你是否有能力勝任工作。老師也很鼓勵我們課余出去實踐,接觸社會。我在烏克蘭三年,有近一年都是在做服裝貿易生意。
中國青年報:服裝貿易?能具體說說嗎?
所偉:2007年底,我和3個去烏克蘭的中國商人合伙,從北京批發服裝到烏克蘭南部城市敖德薩擺攤兒賣,生意很火。后來人手不夠,還請了一名當地居民幫忙。他告訴我,不少烏克蘭青年都喜歡做點小買賣,比打工強多了。他的小兒子剛去俄羅斯打工,同時學習那邊的維修技術和公司運營,打算回來開家汽車維修店。
中國青年報:為什么他們覺得創業比打工強?
所偉:可能和烏克蘭青年實踐能力強有關。孩子大學畢業后,家長一般就會讓他獨立謀生,決不允許“啃老”。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烏克蘭工資很低。據說他們平均工資每個月才兩三百美元,公務員的工資和服務員的水平差不多。創業收入相對就要多一些。我的創業意識就是在烏克蘭形成的,這也是烏克蘭留學經歷給我最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