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剛過去的學生一般都會先住在當地homestay。加拿大homestay規定是host family管每天的晚飯烹調,早飯和午飯由學生自己做,可以用家里的材料。他們做的飯都是西餐了,豬排或者牛排配上些生菜和玉米粒什么的,他們在做牛排的時候通常喜歡煎個6-7分熟,如果覺得不放心一定直接告訴他們你要全熟的。剛開始吃的時候還行,但是如果頓頓吃還真受不了.
記得當年住在homestay的時候,冰箱里的菜和水果特別少,剛去的時候不好意思說,吃得很上火。他們似乎沒有必須常吃蔬菜的習慣,以及蔬菜水果都比較貴。當年我家老太太每天晚上只沏一杯hot chocolate,從來不見她吃水果。這時候你要勇敢地提出意見說需要蔬菜和水果,老太太聽了我的提議后帶我到超市買了一點,就兩個西紅柿,一根黃瓜,然后讓我自己再選兩樣,我裝多了還不太情愿。
記得出國前在家里接待外賓的時候,他們看到我們做飯的時候拿出個三五根黃瓜啪啪一拍再隨便切切,往盤子里一裝,撒點佐料端上桌,都會兩眼瞪得發圓露出相當吃驚的表情,覺得不可思議怎么中國人這么吃黃瓜,太奢侈了!通常他們就是買一根切兩三片往盤子里一擺做個裝飾到頭了,剩下的拿保鮮紙包起來再放回冰箱。出去之后我才知道為什么,黃瓜西紅柿是“吃不起”的蔬菜,尤其冬天的時候,大些的黃瓜一根就3塊多加幣,算起來20多塊人民幣,實在想吃了買一根還不舍得生吃,得炒菜的時候用覺得還心安理得一些。
另外,國外的干貨都很貴而且只有China town才有賣,像干香菇、干木耳、干黃花菜等等能帶就多帶點,不沉也不太占地方,在國外煲個湯什么的吃了舒服。還有,也許城市和城市不一樣,有些地方的China town里的超市東西挺全,但質量不是很保證,很多東西甚至找不到保質期,有保質期的也可能是后做的,都是些陳年食品。一般調料,干的東西和蔬菜都沒問題,但是像盒裝豆腐,雞蛋松花蛋還有些零食和腌菜等就不太好,我周圍的人有吃了反應劇烈的,所以要小心。
不過,一般情況下食品安全上還是比較有保證,國外沒有菜市場一類的東西,一切食物都是超市里買,蔬菜水果的品種跟國內沒法比,我在這里每年覺得都能把蔬菜水果吃上個好幾輪,所以每次回國的時候大包小包的竟帶些吃的了。
在國外出去吃飯不比國內,很貴,就算是像當代商場頂層那樣的大排檔,一個人吃一頓最普通的份餐最少也要$10左右,如果在餐館無論西餐廳還是中餐廳一個人怎么也要$20以上,小費不成文的規定是12%-15%,不過中國人給的少。所以出國前學學做菜很有必要,一個人做飯既省事又省錢。
出門在外 安全第一
面對危險心中有預案
大家都知道從兩年前起到最近北美校園槍擊案發生頻率越來越高,美國公民擁有槍支是不犯法的,這個問題到今天在美國社會一直眾說紛紜,尤其隨著事故頻繁發生,跟多人開始反對擁有槍支的合法性。加拿大在法律上是嚴禁公民擁有槍支的,有槍的人需要持有特殊證件,證件的審查程序相當嚴格,盡管是這樣,校園暴力事件也照樣發生頻率較高。
記得我大學一年級剛開學兩個月就在我的學校發生了一起事故,當時真是人心惶惶。一個學生在校園樓里的某個男廁所發現了一行黑色大字,大概意思就是某天早上會有校園襲擊案發生什么什么的,那個時候距離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也只有不到半年的時間,學校特別警惕,補安了相當數量的監控攝像頭,每天都有大量的警察在校園各個地方巡邏排查,在通報日期前一周開始每個學生進教學樓前都要排隊接受相關人員的翻包檢查。然后我看到很明顯的來校上課的學生數量大大減少。
記得通報的日期是個星期三,學校并沒有因為此事停課。很巧我當時周三早上有兩節很重要的課,前一天在家猶豫了很久還是決定過去,因為從來沒缺過課,然后設想了很多意外發生時的處理辦法,比如如果當時在教室那就躲到課桌底下用桌子擋住要害部位,就算被擊中也不至于喪命;要是剛好在樓道里聽到槍聲,那就不要沿著樓道直線跑,比如跑不規則曲線,然后盡快躲到拐角處再從別的走廊串出去什么的,特緊張。
那天早上還特意早到校,因為想著查包會特別嚴格要排半天隊,結果進了教學樓根本沒幾個人,比假期的時候還冷清,然后所有教室的門都開著,并在門口貼了“請教授保持前后門打開狀態”的字條,早上第一節課80多人的階梯教室最后只來了9個人,上到第二節課也就來了10多個人,不過教授們還是按課時照講不誤。那天幸好沒有發生事故,警力繼續嚴格巡視了一周才撤退。雖然這個事沒有釀成后果,但至少給我們敲了個警種,校園安全這根弦必須得隨時繃緊,提前設想好應對辦法很有必要,一旦事情真的突然發生才不至于太慌亂,冷靜處理是保護好自己,把傷害降低到最小的前提條件。
住在大學村是最安全的
有些學校坐落在遠離市中心的大學村里,那樣的學校無論是校內宿舍還是周邊出租房的安全性都是較有保證的。國外或者說至少是加拿大不同于國內,越郊區的地方越安全,市中心反而亂,因為閑散人和窮人都聚集在市中心附近,太遠的地方人少沒有市場,而且交通費貴還不便利。我的大學就坐落在離市中心很近的地方,幾年里我換了不少出租房,比較起來真的是越遠越放心,事故少。
前兩年都住的遠,沒有遇到過任何安全問題,就是坐車辛苦點,月票費比較貴,路上要用掉30分鐘左右的時間,其實想想跟國內比起來也還可以,主要是冬天難熬。大部分留學生還是喜歡租離學校近的地方,回家方便還剩了交通費。市中心的住房相比來說貴一些,房子的質量可能也差一些,老房多倒也還說的過去。
我在的城市的住房,每一家的大門都很簡潔,沒見過安防盜門的,不過每個樓進樓大門倒是很嚴密。去年秋季一天晚上我家樓后門口就出過一起捅傷案,大概是晚上7點左右,那個時候天已經黑的早了,受害人也沒看清劫匪的容貌,當時警察挨家排查詢問情況,后來還晝夜輪流值班在受害者家門外守了一周,大概是那家人的要求。那就是我見過的很嚴肅的案件了。我有個朋友住在市中心最有名的一棟樓里,說有一次警察來詢問關于樓前廣場下午出的一起強奸案,問有沒有從窗戶看到或聽到什么,朋友說沒有,但后來在新聞上看到當時排查的警察就是最終抓到的罪犯,想想很后怕。
TIPS:
為了避免危險,首先就是盡量不住不安全的區域,其次晚上黑天后盡量不要出門,比如我在秋冬季節的時候都不報下課時間超過5點半的課,因為加拿大秋冬季天短,基本上6點就開始黑了,不過春夏季沒關系,晚上9點才開始變黑;然后路上遇到搭閑話或者要坐車錢甚至要煙的人(這樣的事情稍多),盡量不理或裝聽不懂英語;再有如果偶爾回家晚,盡量結伴而行,一個人的話,在快走到家的時候就對自己身后的人多些警惕,比如常回頭看看有沒有老跟著的人,進樓前也看一看,等沒人在身后再迅速進去;最后在家的時候門鎖好,一般公寓都有鏈鎖,如果有人敲門需要開門也一定掛著鏈子開。這些好習慣平時都養成,就算遇到問題也不至于嚇蒙了,那樣才能想到較好的對策。
加拿大法律里對女性權益的保護尤其周到,比如一個女生跟一個男生做室友,如果女生覺得男生有不軌之意并向警方告狀,警察如果認為女生的說辭足夠嚴重,可以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要求男生永遠不得接近女生,甚至驅逐出境。還有,在這邊男打女是很嚴重的情節。有一次我在家聽到樓道里有人吵架,從門口偷看狀況,看到一對情侶,吵著吵著男的打了女的脖子一下,第二天就有警察過來敲他們家門,后來我才知道我偷看的時候我對門的鄰居也看到了,她報了警,后來這對情侶就被哄走不讓住在這棟樓里了。所以,遇到事情及時報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