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德國FH學歷認證問題成為歐覽論壇近日討論之熱點。就讀FH的不少中國留學生對中國將FH畢業學位等同為學士學位表示不滿,并有網友建議發起網絡簽名和向駐德大使館教育處反映意見。為此,歐覽在線周五中午電話采訪中國駐德大使館教育處公使級參贊劉京輝女士,作為中國教育部駐德最高級別的官員,劉京輝參贊對這一討論的意見舉足輕重。劉參贊告訴歐覽在線,德國和歐洲大學學位體制目前正在改革之中,而中德雙方學位互相承認高等教育等值的協定得到雙方政府的正式簽署,在這種背景之下變更對FH學位的認證,可能性不大。
對于敢於挑戰目前德國FH學歷認證標準的中國留學生來說,中德兩國政府之間關于雙方學位認證的條例,以及目前歐盟正在進行中的大學學制改革是兩座難以逾越的大山。
2002年,在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德國期間,中德雙方正式簽署了互相承認高等教育等值的協定。
這個協定沒有直接將德國FH的Diplom認可為中國學士學位,而是采取了一種更具外交性的表示方法,這個條例中文版的第四條第四款稱:
“在德國高校獲得高等專業學院畢業文憑、學士學位的學生,或者至少經過六個學期正規學習并通過階段考試的德國大學或同等高校的在校生可以參加中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比造條例的德文版便可以知道,這里所提到的“高等專業學院畢業文憑”指的便是德國FH頒發的Diplom學位(Inhaber eines an einer deutschen Hochschule erworbenen Diplom (FH)-, Bachelor-/ Bakkalaureusgrades oder Studierende an deutschen Universit?ten oder gleichgestellten Hochschulen mit einem mindestens sechssemestrigen ordnungsgemae?en Studium einschlie?lich der bestandenen Vor- oder Zwischenprüfung k?nnen an den Aufnahmeprüfungen für das chinesische Masterstudium teilnehmen。)。
這個條款稱,獲得德國FH的Diplom學位的學生,可以參加中國大學的碩士生入學考。由此間接的將FH的Diplom學位等同于中國大學的學士學位。劉京輝參贊也向歐覽在線表示,FH頒發的Diplom就是等同于中國大學的學士學位。
劉京輝參贊介紹說,中德雙方為“互相承認高等教育等值的協定”前后談判歷時十年。一般而言,雙方在相關條例的討論之中,互相提出本國學位應該被對方認可的程度,換言之,德方學位應該如何被中方認可,應該由德方首先提出意見。
德國FH的中國畢業生面臨的另外一個難題是正在進行中的歐洲大學學制和學位改革。1999年,歐洲各國高校人士聚首意大利博魯尼亞,共同簽署了博魯尼亞宣言,這個宣言的目的也就是改變歐洲各國高校界謎團般的學位和學制現狀。
當年的博魯尼亞宣言已經成為了歐洲高校改革的綱領性文件。該宣言的目標是,到2010年使歐洲大學的學制和學位進一步統一,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便是在各國引進英美制的學士和碩士學位。因此,在未來的四年內,除了個別專業之外,德國大學將大規模的改變學制,頒發學士(Bachelor)和碩士(Master)學位,而目前德國大學的Diplom和Magister等學位將逐漸退出舞臺。
由於歐洲和德國大學學制改革的過程尚無完全終結,目前中德雙方很難因此而就學位認證進行進一步的修改。
劉京輝參贊說,或許未來的學位認證談判會在中方和歐洲加入博魯尼亞宣言的國家之間進行,而不再是以前的兩國之間的談判。
劉京輝參贊向歐覽在線表示,自己也曾經是留德學人,完全理解就讀德國FH大學中國學生的寒窗之苦。她建議,目前FH的畢業生可以考慮再就讀一年制的頒發Master學位的Aufbaustudium,這種學位在中國可以被認可為碩士學位,這樣FH畢業生便可不必再擔心學位認證問題。
對於正在歐覽在線開展的相關討論,劉參贊表示,歡迎大家向教育處反映各自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