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海歸”變“海待”成為一個熱點現象之時,人們對留學這件事越來越理性,越來越多的家庭把留學當做一個投資在策劃,選什么樣的國家,選什么樣的學校,選什么樣的專業,自己的能力適合到哪個國家,自己目前的經濟實力能夠承受怎樣的開支?將來準備從事什么樣的工作,準備留在國外發展還是回國工作?這些因素都在家庭的考慮之列,因為這樣的投資才有可能收到回報。
投資回報不僅考慮錢
家長陳女士說,不要把投資回報狹義地理解為經濟回報。也就是說投資回報不僅僅是錢的問題,也是個人成長的問題。孩子在留學時承受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來自語言、文化差異、教育模式等各個方面,孩子在這種壓力下堅持過來,隱性的收獲將為他們今后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但一定要考慮到孩子能不能承受這樣的壓力,在留學前幫孩子做好準備。孩子自己也應該對未來的留學生活做好心理準備。
將來就業情況考慮好
現在的學生有國外學歷背景是個好事,但大家看到越來越多的海待,說明能力更加重要。在留學中,留學生也會考慮更多地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從國外學校招生的情況來看,也很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現在的家庭也認識到這一點了,不再把留學簡單地作為一次鍍金的過程,這樣留學就太浪費了。一家中介機構的負責人介紹,從現在與家長、學生的接觸中,可以看出大家都更加理性,會考慮到專業、將來的就業等很多后繼問題。而且現在留學的學生很多都是學習成績不錯的,不再是把留學作為高考(論壇)失利的第二志愿。“比如現在不少高考考得不錯,都能上國內重點大學的學生,很多也還會選擇留學,他們覺得到國外讀書除了能增長知識,提高外語能力,最重要的是能拓展自己的視野,感受不一樣的文化,為自己將來的事業發展做更好的準備。”
這對留學中介機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辦理留學的成功率,能否為留學生提供更多的附加值服務也成為一個重點。目前各中介機構經常會邀請海外院校的代表與準留學生面對面地進行交流,解答他們的各種疑問。幫助去相同國家的留學生建立海外同學會和國內家長聯誼會,讓留學生互相交流學習心得,讓家長們更了解學生在海外的留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