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留學越來越低齡化,留學市場成為全球逐利的黃金場,陷阱應運而生。澳洲語言學校倒閉、英國文憑成賺錢機器、美國預科冒充名牌大學…在此提醒家長一定要選好中介,才能規避風險,安全留學。
套用股市的話:留學有風險,出國需謹慎。
今天,我們很少聽說出國留學讀研究生(論壇) 有被騙的,因為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砥礪,這一塊留學市場相對比較成熟。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個層面出去留學的,大多靠的是自己的實力,進的是貨真價實的世界名校——中間商無利可逐,其中也就幾乎沒有暗箱操作和坑蒙拐騙的可能。
但是,當留學越來越低齡化,留學市場越來越成為一個全球逐利的黃金場,陷阱也就應運而生。澳洲語言學校倒閉、英國文憑成賺錢機器、美國預科項目冒充名牌大學,此類新聞時有耳聞。以下,則是低齡留學陷阱就在身邊的“現實一種”。
開學后發現全校共16名學生
招生宣傳上說占地11英畝的新學校,去年9月學生飛到美國,實地一看,卻發現只有租賃的幾間教室,圖書館、計算機室等都是租用所在的某College(學院)的,而校名就用白紙寫好貼在墻上,像是臨時做的;號稱面向全球首次開招國際生的“美國名校”,開學了,全校卻只有16名學生,而且都是亞洲面孔甚至不妨說就是中國人——美國學生一個都沒……
上述,不是愚人節的笑話,而是幾個小留學生初出國門的實地見聞;這也是幾個小留學生家庭輾轉半年幾近崩潰的焦慮。
這些天,錢報家長會連續接到這樣的信息:因為杭城某留學中介的宣傳和竭力推薦,幾名初中畢業生在各交了近3萬元(人民幣)不等的中介費后,以每年3.8萬美金的費用,于去年9月起,先后赴美國某私立高中(下簡稱“美私高”)讀書。沒想到的是,現實與招生介紹大相徑庭。
4月1日到3日,了解了大致情況后,記者在百度網輸入涉及到的“美國某某中學”字樣,立刻跳出很多相關信息,時間大多在2009年下半年以后發布的;在新浪、搜狐,都有該校相關的招生宣傳。宣傳介紹稱,這是一所在美國的中文學校;也有介紹稱,這是在收購了美國老牌名校后的新校,投資方與辦學方都有中國背景或是從中國出去的資深人士,其主要的招生對象是初三、高一、高二學生等;有一處關于課程特色的欄目宣傳稱讀該高中“因材施教,直接升入美國讀名牌大學”。
同樣關于這所美私高的負面信息也有不少。
在百度貼吧,關于它的帖子有25樓之多,有部分已經被刪節。其中網名叫“我恨美私高”和自稱剛從美私高出去的學生,發的帖子內容和本報接到的情況基本類似。
那么,會不會發帖的就是這些給本報聯系的人呢?究竟是確有其事,還是學生因故惡意中傷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