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試報訊(記者馬海麗)唐駿“學歷門”事件后,給即將留學的學生敲響警鐘。如何避免誤入“山寨大學”?美國西北大學亞非語言系主任顧利程教授和歐柏林大學李凱教授表示,學生選學校時要查看該校網站、教育部網站上學歷互認名單和該校在美國的排名情況。
據了解,在美國,個人和機構都可以申辦高等教育機構,雖然審批部分也會看申辦人的場地、師資等相關情況,但申辦“山寨大學”的人往往暫時租借場地作為辦學場所,且教授也從其他院校臨時聘任,一旦場地、教師等合同到期后,這所大學很可能只剩下名稱和申辦人一個人。
顧利程教授說,分辨“山寨大學”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學生和家長到學校網站上看看便一目了然,國外要求學校必須將本校詳細情況在校網站上注明,包括所有教授個人情況都要附在網上。因此,學生在看國外院校網站時,可通過以下四點辨別學校是否“山寨”:看辦學時間,“山寨大學”辦學時間短,有的一兩年,有的三五年,沒有傳統文化底蘊;看教學設施和教學場地,一般大學都有教室、行政樓、圖書館、電腦房、操場等,而“山寨大學”的硬件配備極其有限,有的干脆在商務樓租房,有的展示圖片上的圖書館很小,書籍只有一千來本,電腦房只有一兩個,一看就知道是“糊”出來的。“山寨大學”教師資源依靠外援,通過了解資料,不難發現有些學校師生比例很小,有的甚至只有1∶40,而一般美國正規院校師生比是1∶20左右。學校的教師來源主要是公辦學校老師“走穴”。此外“山寨大學”專業一般非常狹窄,市場上什么專業熱就開辦什么。
“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上有與33個國家互認學歷的名單,不在該名單中的學校,考生和家長在選擇時要多加注意,”李凱教授教給考生和家長一個最簡單的辨別方法。
李凱教授提示,雖說國外院校排名不是選擇學校的唯一標準,但在辨別學校實力時,排名是很有力的說明。美國有三千多所院校,排名在前三四百名的學校肯定沒問題,考生搜索一下即可查到。
業內人士指出,還有些方面可以顯示“山寨大學”的特征,如“斯坦福國際大學”,“山寨大學”的名字總是跟名校沾邊,考生和家長也要注意核實。
相關鏈接
“山寨大學”是指雖然是合法機構,但不被所在國社會、專業認證機構認可的學校,主要指標是用人單位不認可、學分不能轉移到其他學校。美國地區認證的正規學校全部不接受該校學生轉學分,同時文憑不可以作為升學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