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行的中國男性公民,我敢說有一大半的人到了國外的第一件事,或者說買的第一件商品,就是我手里的這個玩意兒——打火機。在中國坐飛機與國外最大的不同,就是禁止攜帶這個東西,因為除了中國之外,我還沒有碰到第二個禁止攜帶此物的國家。
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當我入住旅館之后曾向前臺索要免費的火柴,結果被禮貌地告知:沒有。我一邊自嘲地說了句“這個……可以有”。一邊無奈地走出了旅館大堂。打火機花了我1.5澳元(約合人民幣8元),確實有點心疼的感覺。
最初以為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是十分相像的兩個國家,這個時候就發現了不同。加拿大的香煙似乎是在“偷著賣”,既沒有招牌也不把香煙擺在明面的地方,而在澳大利亞的城市里則很容易就能找到賣香煙的商店。不過,這里的香煙幾乎是我到過的國家里賣得最貴的。最便宜的香煙也要11澳元一包,約合人民幣 70多塊錢,而且最便宜的香煙還不是哪里都能買到。其原因估計一個是最便宜的賣得最快,另一個就是部分煙店根本不賣便宜煙。據說澳大利亞政府和歐美國家的政府一樣,通過征收高額的煙草稅來人為提高香煙的價格,逼迫本國公民與香煙說拜拜。
這里同樣實行室內嚴格禁煙的規定,連大部分旅館的房間里也不可以抽煙,所以被逼無奈的煙民們全都上了街。站在街上抽煙的時間不過是5分鐘,在這短短的5分鐘時間里會遇到三四個向你討要香煙的“窮人”,有些看起來絕對不貧窮。還有一些學生模樣的年輕人,因為沒錢買煙抽也喜歡向別人討要。當遇到討要香煙的情況時盡管不大樂意,但還是會勉強掏出一支。據說,煙價提高之后老煙民并不大可能會戒煙,但新煙民的數量卻比以往有了顯著的減少。
好在旅館巨大的雨棚之下還有個垃圾桶,下雨的時候還能夠一邊吸煙一邊避雨。一個同樣在此過癮的煙民對我說,澳大利亞人最喜歡向東亞面孔的煙民討要香煙,因為他們大都不好意思拒絕。聽了他的話之后我就不再急著把空煙盒丟掉了,打算遇到有陌生人向我要煙的時候就爽快地把空煙盒掏出來,然后十分不好意思地說聲抱歉,這樣既能保全自己的面子也能避免別人被拒之后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