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科學家首次對男性更年期患者展開調查,確定男性更年期患者九大癥狀。
與女性更年期由體內雌性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相類似,男性更年期大多因為年歲增高、血睪酮濃度持續下降而引發。不過,與大多數女性在40歲后都要經歷更年期不同,男性發生更年期的幾率只有2%,且多為整體體質較差者或肥胖者。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以及歐洲其他地區學者以歐洲8個地區醫療中心的3369名中老年更年期男性為調查對象,對他們在40歲前和40歲后的生理、心理變化進行詢問,得出男性更年期九大癥狀名單,刊登在6月17日出刊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
九大癥狀前三名均與血睪酮濃度持續下降有關,依次為清晨勃起頻率降低、性欲降低和勃起時長縮短。專家指出,這一發現可指導醫療機構對男性更年期患者展開睪丸激素療法。
自1999年起,美國率先引入睪丸激素療法治療男性更年期患者,但在其他地區仍不多見。相比1999年,如今美國每年使用睪丸激素療法的患者已增加3倍。
男性更年期的其他六大癥狀均與男性性功能無關,分別為從事重體力勞動能力下降、1公里以上步行能力下降、屈伸彎腰下跪能力喪失、易四肢無力、易沮喪和易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