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對英國男子保羅·史密斯來說不僅是發帖交友的工具,還使他的人生發生改變。
史密斯突發奇想,借助微博資源走遍半個地球,途中不僅未花一文路費,還為慈善組織籌得5000英鎊善款。
買面包的路上突發奇想
史密斯現年33歲,家住英國泰恩河畔紐卡斯爾,熱衷微博,是社交網站“推特”用戶。
他想借助微博環游世界的想法萌生于2009年1月的一個中午。他在去買面包的路上突發奇想,希望完全依靠各地“博友”幫助,在30天內到達新西蘭坎貝爾島。
他于2009年3月1日出發,途經荷蘭、法國、德國、美國,最終于當月30日到達新西蘭。但由于未找到前往坎貝爾島的船,史密斯不得已在新西蘭斯圖爾特島提前結束旅程。
一路上,史密斯借助微博隨時更新自己的動態,把下一步的出行、住宿全交由微博用戶安排,這些用戶里有商人、公司經理、單身母親、政府官員等,雖與他素昧平生卻熱情幫忙,有的提供酒店空床、有的提供船票、機票。
沒有資助寧可露宿街頭
為做到完全依靠微博資源旅行,史密斯在出發前便為自己立下幾條規矩。
例如,他在旅行期間不會為自己的出行、住宿埋單,只會把錢花在吃飯和購物上。如果沒有人給他提供幫助,他寧可露宿街頭。
他只接受微博用戶的幫助,如果提供幫助的人本身不使用微博,那么即使幫助是經由微博提供他也不接受。史密斯說,這么做是在表達對微博的支持。
他不會計劃72小時以外的事情。這一要求不僅針對自己,如果別人提供三天之后的幫助,他也不會接受,因為這樣就失去了樂趣。
史密斯要求自己在一個地方停留時間不超過48小時。如果48小時后還無處可去,則挑戰失敗,史密斯必須打道回府。
在史密斯看來,微博并非單向傳播的工具,而是雙向交流的平臺。用戶可以借助它相互交流、討論,還能發出請求或提供幫助。史密斯在旅途中還為一家名為“水”的慈善機構籌得約5000英鎊善款。
史密斯說,30天的旅行讓他發現愛無處不在,更感受到團體的力量遠遠大于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