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森,一個來自中國鄭州的女孩,21歲獨自一人在美國求學。
2004-2007年,張森在西安外國語大學英文學院主修英語語言文學專業;2007-2008年,作為交換生,被派到美國新澤西州羅文大學修習商科;2008年,拿到這兩個學校的學士學位;2008年9月至今,在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就讀翻譯與口譯專業與國際關系專業雙碩士學位。今年6月,拿到澳大利亞NAATI3級口譯證書以及英漢雙向筆譯證書。
很多人都承認,在國外,首先要學會忍受孤獨。誰也不會為誰構筑精彩,無人說三道四,無人寬慰憐憫;沒有誰圍著誰轉,沒有誰取悅另一個人,沒有鉤心斗角,沒有虛情假意。生活的內容,全靠自己填充。因此,這個階段,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手繪大師,默默奮斗、暗暗打拼。“即使朋友多了、事情多了,自己依然是主導生活的人。沒人有義務在你哭泣時給你依傍的肩,因為,每個人都不易。每個人,又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應該樂觀堅強。嘗試或退縮、堅持或放棄,一念之間!睆埳f,“在海外生活,最重要的是學會自我調節、塑造生活!
“碩士階段的特點是目標明確、生活自立。由于國外的課堂模式異于國內,在學習上投入的多少只有自己知道。渾水摸魚也好,腳踏實地也好,別人不會關注你。你可以選擇偷懶、耍小聰明、走捷徑……總之學好學壞,都由自己決定,課堂上沒有所謂的檢驗石! 張森告訴筆者。
但是,即使平時比較慵懶,多數人在對待作業或者考試時都會全力以赴,不僅因為學習是海外生活的出發點,也因為“掛科”就意味著不能按時畢業以及高昂的復讀費。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磨礪中成熟。
專業素養:
個人職業發展的關鍵
張森在澳大利亞醫院或社區做口譯時,有些對象喜歡向口譯員傾訴。“一方面,我要遵守口譯員的職業準則,高度專注;另一方面,我要適度地和客人交流,大方禮貌,穩重得體。一個莽莽撞撞、扭扭捏捏的人總也不會贏得周圍人的信任。”
筆譯比口譯要求更高,不僅因為筆譯更注重準確性,要求一定的實力,還因為張森的老板是一個在專業領域絕不含糊、絕不留情的人,對她要求極其嚴格!拔业睦习逶谛履贤柺恐莘g領域的成就很高,為他工作期間,我自己成長很多。”張森說。
通過在澳大利亞的議院、法庭、醫院和社區等地做翻譯,張森的感悟是:“無論口譯還是筆譯,讓我明白,即使是自己喜愛并擅長的行業,做起來也會覺得艱苦,因為任何事情,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想做得更好,只能不斷努力!
3年之內跑了3個大洲、去了3個國家,張森獨特的體會是: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可為人為事停留,生活總是向前的。家人是永遠的守護人和動力源。所有的美好都不會永恒,所有的遺憾也終將消褪。不要認為外界太殘酷,是自己不夠努力。
展望未來,張森說:“我不知道未來會怎樣,然而看看天空,眨眨眼睛,微笑一下,一切都靠自己創造。預測未來的唯一方法就是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