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訊 昨天南京外國語學校傳來喜訊,四名學子同時被兩大世界頂級名校錄取,其中周璟豪、劉梓棟邁入哈佛大門,陳乾、黃思萌則收到耶魯大學“橄欖枝”。四個孩子并不僅僅是學習型“牛人”,他們中有青奧會申辦形象大使,有拉貝紀念館的義工……被哈佛全額獎學金錄取的劉梓棟說,名校看上我們的其實是分數表單背后那個有血有肉的人。
周璟豪:
申請哈佛、申辦青奧兩不誤
網上搜索“南外周璟豪”,記者除了驚異還是驚異:北京奧運會奧林匹克青年營代表、北京奧運會圣火傳遞火炬手、2010中國上海世博會江蘇省官方派遣志愿者、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江蘇區一等獎,舉辦過個人書法展覽、擅長素描水粉、三年乒乓球專業訓練、校籃球隊隊長、足球隊主力、精通國標和街舞,各類學科、體育、藝術類競賽獲得的獎勵竟有六七十項!而他最新的一項身份就是南京青奧會申辦形象大使。“為青奧宣傳的時候也正好是申請大學最忙碌的時候,但是只要有需要我都會擠出一切時間參加青奧宣傳活動。”現在南京申辦成功了,周璟豪還有一個最大的愿望:換下“申辦形象大使”的帽子,成為“2014年南京青奧會形象大使”。
經驗分享
考分不太高也能進哈佛
周璟豪這次向國外15所學校全都申請了大額的獎學金。“我幸運地挺過來了,考分不是太高也進了哈佛,這其實也證明了我對哈佛的理解。”美國高考(論壇)SAT分為閱讀、寫作、數學三部分,而以往哈佛大學錄取的大陸學生在閱讀這一部分基本上都高于700分(滿分800),但當周璟豪考了680分的時候,并沒有選擇重新考一次。“美國大學的錄取除了看分數,還會通過申請者的文章、活動等形成一個整體的印象,從而決定是否錄取。既然我的考分完全沒有優勢,那我的優勢何在呢?我想,也許是我把我的思想融入了我的經歷。”事實證明周璟豪選擇對了。
劉梓棟:
沒有一樣耀眼光環的“牛人”
劉梓棟沒有什么耀眼的光環,申請材料幾乎沒有那種讓人一看就能被鎮住的國家或國際獎項,都是一些很普通的活動,比如大家都有機會參加的辯論賽、模擬聯合國、演講比賽以及可能都不能稱得上活動的讀書、寫作以及課堂上的學術討論。“但這些事卻真正讓我受益匪淺。辯論、讀書、寫作真正教會了我如何思考,我把我對社會、教育以及政治的很多想法寫在了給哈佛的申請文書中。我想這些文字背后所反映出來的一個人真正的內在的個性品質要比一張蒼白的活動簡歷更能打動招生官。”劉梓棟一直很冷靜,沒有為了使自己的簡歷更“漂亮”而去參加各種音樂、體育、社團活動。“我覺得更有效的做法是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參加自己真正覺得有意義的活動。”
經驗分享
普通中學學生也能沖擊頂尖大學
劉梓棟說,美國大學錄取學生是會參考到申請者所處環境的,他很幸運處在南外這樣一個特別環境中,可以自由地參加各項活動而不一心只讀圣賢書,學校也提供各種機會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能。但這并不意味著在普通中學的同學就沒有沖擊美國頂尖大學的可能。美國大學不會要求一個來自基本不提供課外活動學校的申請者是各項活動的骨干,他們更看重的是一個申請者有沒有把他所擁有的資源最充分地利用了起來。所以無論是誰,只要他們在自己有限的條件下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就不會因為缺乏海外交流經驗以及國際大獎而比其他申請者處于劣勢。
黃思萌:
每周有4天在拉貝館做義工
黃思萌現在每個星期都會有4個半天左右在南京市拉貝紀念館做義工,幫他們做一些翻譯和采訪的工作。“這是我在出國申請的各門考試都考完了后,時間比較空余的時候自己找的一份義工。”這個文靜的小姑娘說,“剛開始也只是因為喜歡歷史,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的,但在和南大的學生一起出去采訪之后就轉變了。當我自己去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家中,聽到他們談到許多國際友人和本地的志愿者為了保護大家所做的一切時,我真的被這種感恩之心所感動。”這樣的經歷對黃思萌最后寫耶魯申請文章的時候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經驗分享
想出國最好盡早規劃
黃思萌特別推崇“凡事預則立”,初三的時候這個小姑娘就決定去美國讀大學,于是有計劃地去看很多關于出國留學的書,也去請教已經出去的人的經驗,所以后來作的第一個決定就是考南外。黃思萌高一的時候參加了TOEFL考試,高二上學期完成了SAT1的考試,這樣給她留下了更加充分的時間來思考選校和文章寫作這些申請上的問題。在去年10月份很多同學還在準備再考SAT1或者2的時候,黃思萌已經可以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申請材料的準備和寫作上了,也就可以一遍遍地修改和潤色自己的材料,以達到最滿意的效果。
陳乾:
努力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陳乾不是那種終日忙碌的活動達人,也算不上頂尖的學習高手,他一直在做的就是努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他參加學校的演講比賽和辯論賽,參加模擬聯合國大會,主持學校外語節匯演;在課外,他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喜歡的學科上,到社會上結識各種各樣的人;他固執地迷戀自己喜歡的搖滾樂,玩喜歡的游戲,看喜歡的電影。“有人說,選擇大學就像相親,只有彼此都看得順眼,最終才能有美好姻緣。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被自己的視野所限,而忘記了身邊那些豐富而精彩的資源與機會。一旦我們發現了它們并善加利用,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真正的熱情所在。”
經驗分享
申請名校活動大小在次要
陳乾說,現實中我們經常會在別的觀點和評價中迷失自我,對別人的判斷和選擇盲目跟從。而這些,都讓我們不斷陷入迷茫之中——因為我們淡忘了屬于我們自己的道路。每個人都有自己個性的一面,也就決定了我們每個人獨特的前進方向。有人說一定要有特別亮眼特別有檔次的活動,申請名校才有希望。其實不然,美國學校更多的看重的是申請者參與活動的體會與思考,而至于活動大小,則在次要。當我們用心了,當我們不再是為活動而活動的時候,不僅我們的申請材料質量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我們真正成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