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8日,斯坦福大學校長約翰·漢尼詩出席在舊金山舉行的百人會第19屆年會,并就高等教育及全球化人才培養發表獨特見解。他表示,未來高等教育的趨勢將注重培養跨學科的綜合性和全球性人才。他們懂得獨立思考并敢于向權威挑戰,懂得合作并勇于冒險創業,改變世界。 中新社發 陳鋼 攝
美國斯坦福大學校長約翰·漢尼詩今天在舊金山表示,未來高等教育的趨勢將注重培養跨學科的綜合性和全球性人才。他們懂得獨立思考并敢于向權威挑戰,懂得合作并勇于冒險創業,改變世界。
漢尼詩8日出席在舊金山舉行的百人會第19屆年會,就如何培養下一代全球化人才與北大校長周其鳳、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校長楊祖佑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校長瑪麗福克斯分享治學與育人之道。
在接受中新社記者訪問時,漢尼詩指出,未來教育的重點和趨勢將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我們不一定追求將學生培養成某一學科的專家,但我們注重學生必須具備廣泛的綜合知識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漢尼詩說,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有助于他成為問題的發現者和解決者。斯坦福致力于培養學生用批判式的思維方式去考慮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并學會提問,敢于向權威挑戰。
學生的綜合知識能力也是學校的培養方向。“你不具備綜合能力,就不能成為決策的決定者”。漢尼詩表示,學生不僅要具備本學科的知識,而且要涉獵廣泛,懂得欣賞和尊重歷史、文學和藝術等多學科知識,并善于運用。
當今社會離不開合作,學生應具備國際視野和胸襟。漢尼詩指出,學生需學會如何與別人合作,不僅在自己的領域內,而且要跨越學科,和其他領域的人合作,這樣才能做成大事。漢尼詩說,斯坦福設立了海外教學中心,學生可以借此到世界各地擴展視野,了解世界,學會與當地人交往。斯坦福和北大、清華都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 “我們的學生到那里去學習,他們的學生到我們這里來。”兩校學生在一起共同合作學會如何解決國際社會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