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出臺《促進新疆民航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后的一個半月,各航空公司已經新開多條疆內疆外航線航班。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23日,共有5家公司新開7條內地城市至新疆的航線,至7月26日,各省會、直轄市已經全部開通至烏魯木齊的航線航班。其中,共有8家公司在10條疆外航線上每周新增航班186班,疆內航線每周增加的航班也達到130班。民航局支持引導航空公司新開加密新疆航線航班的政策效果初顯。
海航南航為新航線主力
在新開航線中,海航與南航動作最惹人矚目。
7月以來,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Haina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簡稱“海航”)分別開通了從烏魯木齊到南京、大連航線。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簡稱“南航”)則開通烏魯木齊到哈爾濱和廣州經烏魯木齊到喀什航線。除此之外,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東航”)開通了太原到烏魯木齊航線,天津航空有限責任公司(Tianjin Airlines Ltd.,簡稱“天津航空”)開通了烏魯木齊到吐魯番航線,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handong Airlines Co., Ltd.,簡稱“山航”)也開通了濟南經烏魯木齊到喀什航線;記者從民航局了解到,除新開航線外,各航空公司還進一步加密了既有疆外和疆內航線的航班頻次。
據了解,新疆至國內其他省(區、市)航線以及疆內航線仍是各航空公司拓展航線業務的重點。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簡稱“國航”)、東航、南航、山東航空、海航以及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Beijing Capital Airlines Co., Ltd.,簡稱“首都航空”)等已將多條至烏魯木齊、和田、喀什、伊寧、庫爾勒的航線納入新開航線的議事日程。
在國際航線方面,南航計劃恢復并新開烏魯木齊至阿斯塔納、伊斯坦布爾、第比利斯、葉卡捷林堡4條國際航線,加密烏魯木齊至中亞航線航班,海航計劃開辟烏魯木齊至歐洲、日韓、東南亞、中西亞等航線。
與疆內經濟將良性互動
有業內人士擔心,如此大規模的新開航線加密航班,以新疆現有客流將無法支撐航空公司的未來盈利。
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對此持樂觀態度,他認為,隨著中央支援新疆力度加大,新疆未來經濟的發展將成為各大航空公司客源的最有力保證。從中期來看,對疆投資將帶動一部分航空需求。而由于今年東北和西北的惡劣天氣,夏季赴疆旅游人數預計將會增加,這將為各航空公司帶來短期客源。
統計表明,民航投入與國民經濟回報之比大約是1:8。民航直接涉及投資、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多個環節,涉及制造、維修、營銷、金融等多個領域。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助推器,新疆民航的騰飛將帶動新疆相關產業的崛起。
“航線開通后,會反過來刺激一部分航空需求,新疆正在醞釀給新開航線航班一定的補貼,這會緩解航空公司淡季運營壓力。”李曉津說。
今年5月,民航局出臺《促進新疆民航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稱,將采取16條有力措施,在新疆構建布局合理的機場網絡體系、連接順暢的航空運輸體系、功能完備的通用航空作業體系、機動靈活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和配套可靠的航空運行保障體系。
具體包括構建烏魯木齊樞紐機場、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三個層次機場體系;新建塔中、莎車、樓蘭機場,遷建石河子、且末、富蘊機場,擴建烏魯木齊、和田、庫爾勒機場;對疆內通用航空機場進行改造,鼓勵購置農用飛機及直升機;建設新疆民航運輸的“兩網兩路”,即在南疆和北疆構建兩個疆內支線航空運輸網絡,以烏魯木齊機場為樞紐,構建連接國內東部的國內航路和連接中亞的西部國際航路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