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交】
開展全方位外交,以獨聯體為戰略重點,以與西方關系、特別是與歐洲關系為優先,同時加強亞太外交,加大對中、印等亞太大國的借重。其宗旨是積極推動多極化進程,力主重振俄大國地位,突出維護國家利益,著眼點是為俄國內經濟復興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
|
2007年9月4日,莫斯科首個孔子學院揭牌。 |
中俄兩國擁有4300多公里的共同邊界,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1949年10月2日,中國與蘇聯建交。蘇聯解體后,1991年12月27日,中俄兩國在莫斯科簽署《會談紀要》,確認俄繼承蘇聯與中國的外交關系。
1996年中俄建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1998年11月,中俄兩國在莫斯科發表了《關于世紀之交的中俄關系的聯合聲明》。
兩國元首互訪:
近年來,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繼續全面深入發展。兩國高層交往密切,相互信任加深,各領域合作取得積極進展。
2000年7月,俄總統普京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2001年7月,江澤民主席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02年12月,普京總統來華進行國事訪問。2003年5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署聯合聲明。2004年9月,溫家寶總理正式訪問俄羅斯并舉行中俄總理第九次定期會晤。2004年10月,普京以總統身份再次訪華,中俄兩國發表聯合聲明,并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胡錦濤主席和普京總統共同表示,這一協定的簽署,標志著中俄邊界線走向全部確定。
2005年5月,國家主席胡錦濤赴俄羅斯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慶典。6月2日,中國和俄羅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互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批準書,這標志著兩國徹底解決了所有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2005年6月底至7月初,國家主席胡錦濤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簽署《中俄關于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和《中俄聯合公報》。2005年9月,正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聯合國首腦會議的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了俄羅斯總統普京,雙方就深化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同年9月,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米羅諾夫訪華,與吳邦國委員長舉行會談,標志著中國全國人大與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定期交流機制全面啟動。10月,溫家寶總理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四次會議。2005年11月,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弗拉德科夫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并同溫家寶總理舉行中俄總理第十次定期會晤。
2006年3月,總統普京再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俄羅斯年”開幕式和中俄經濟工商界高峰論壇開幕式,兩國并簽署了聯合聲明,并簽署了22個合作文件,涉及政治、外交、能源、投資、金融、交通等領域。2006年5月,吳邦國委員長訪問俄羅斯。
2007年3月,胡錦濤主席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中國年”開幕式。兩國簽署了聯合聲明。2007年11月,溫家寶總理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出席“中國年”閉幕式。
2008年5月23日至24日,梅德韋杰夫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重大國際問題的聯合聲明》,并發表《中俄元首北京會晤聯合公報》。7月21日,中俄外長共同簽署兩國政府關于中俄國界線東段的補充敘述議定書及其附圖,這標志著中俄4300公里的邊界全線勘定。同年10月,溫家寶總理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并舉行中俄總理第十三次定期會晤。12月31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相互致電宣布啟動中俄“語言年”。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2009年在中國舉辦“俄語年”,2010年將在俄羅斯舉辦“漢語年”活動。”
2009年5月,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對俄羅斯進行正式友好訪問,并出席中俄議會合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中俄經貿關系:
中俄兩國互為最大的鄰國,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近年來,隨著兩國戰略伙伴關系的穩步推進以及兩國經濟的持續增長,雙邊經貿合作快速穩定發展,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能源、科技、通信、金融、交通等各領域合作全面、深入開展,并取得了豐碩成果。
2007年,中俄兩國貿易額達481.7億美元,2008年前5個月雙邊貿易增幅近40%,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
中俄文化交往:
2008年12月31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相互致電宣布啟動中俄“語言年”。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2009年在中國舉辦“俄語年”,2010年將在俄羅斯舉辦“漢語年”活動。”